在追逐中餐与葡萄酒搭配的浪潮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被所谓的“美食、葡萄酒、生活时尚”杂志中的各种推荐和微博、微信上的讨论所吸引。然而,随着这股潮流的兴起,也出现了盲目跟风和不加思考的情景。张季鸾先生曾提醒我们:“盲从是愚昧,盲信是危险。”在撰写关于中餐与葡萄酒搭配的文章系列时,我们希望能够超越盲目,并从更深层次探索这个话题。
要讨论这种搭配,我们不能直接跳入具体菜肴与特定葡萄酒之间的细节研究,而应该先审视背后的原理。这就好比研究烤乳鸽是否能和一瓶Gevrey Chambertin搭配,就会只关注口腔中的肥腻与酸度是否融洽,而忽略了更本质的问题:什么是酒?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人们用水果酿造果酒或啤酒,这种习惯延续至今。在欧洲城市,因为饮用水质量问题, 酒类成为了安全可靠的一种饮品,从而成为餐桌上的必需品。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对餐桌上的味觉体验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侍酒师职业化以及品鉴晚宴成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餐桌上葡萄酒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但正如WSET教材最新修订版中提到的那样,更科学合理地看待的是,将酸甜苦咸鲜辛辣等味道元素作为基础来进行组合,以寻求最佳平衡、复杂度和层次感。
牛肉传统上需要高单宁红葡萄wine,但实际上可能更多依赖于烤牛排表面的盐分以平衡整个口感。而白葡萄wine 与海鲜间关系也并不稳固,如Cahor产区鲑鱼truite à la meuniére使用Malbec,与柠檬汁带来的酸度共同作用提升整体体验。
最终,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这样做好吗?”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深刻且有科学依据的地方出发,为自己构建一套更加完善且个性化的料理艺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