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葡萄酒大疫病是全球葡萄酒产业的一个转折点,这场疾病不仅威胁了法国的葡萄园,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产区。19世纪末,微小的根瘤蚜虫侵袭了法国40%的葡萄藤,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危机。这场灾难开始于150多年前,当时从美国进口的美洲葡萄树携带着未知病菌,直至15年后才揭开其破坏性面目的真相。经过30年的艰苦试验,最终发现解决之道竟然来自于那些能够抵抗这种害虫的美国拉布拉斯卡种植品。
尽管嫁接方法取得成功,但许多葡萄园和酿酒厂已经倒闭,对幸存者来说收入和利润都减半受损。根瘤蚜不仅摧毁了法国,还蔓延到了欧洲各地以及全球其他地区,如美国、智利、西澳大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只有少数幸存果园如Gers的一些特种品种继续生存至今。
这次大疫病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不仅导致一些品种绝迹,还促使人们探索新型杂交品种,如赤霞珠、品丽珠等,使得今天我们见到的常见佳酿增加。而对于一些传统主义者,他们认为这些杂交产品并不及传统品质高。
虽然在20世纪初期,法国仍面临贸易顺差挑战,并且香槟地区爆发价格低廉引发的人命丧失事件,但到1930年,由于过剩产量问题,《葡萄栽培法》被颁布以限制产量并提高质量标准。在20世纪中期,一些地方努力恢复声誉,而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加州则利用这一机会提升自己在优质葡萄酒领域的地位。
自此之后,三分之一以上的法国古老果园消失,从而让世界上其他更为幸运的地方获得发展空间。起初,在全球范围内,“红色帝国”曾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位置逐渐被众多国家所取代。不过,可以说这场灾难为后续几代人提供了新的创意与多样性,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独一无二的手工艺作品——各种各样的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