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进口食品中包括葡萄酒,都必须附有中文标签?近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的《广州市民买进口虾包装上没中文 获10倍赔偿》一文,对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该文详述了一位谭先生在华润万家超市购买了4盒进口“阿根廷红虾”,共花费1,272元,但因产品外包装无中文标签,谭先生依法向超市提起诉讼,最终胜诉并获得12,720元赔偿。
根据《食品安全法》,进口预包装食品必须配备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将被禁止销售。这条规定同样适用于葡萄酒,现在市场上仍有部分葡萄酒未贴中文标签,大多数可能是假冒或非法渠道引入的。
正常情况下,通过正当渠道进口的葡萄酒应出现两种标志:正面可以是原产国官方语言或国际通用语言;背面则需贴有中国市场流通前所需的中文标签,即中文背标。即使原品本身已有外文背标,也需要附加中文版。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英文只言难尽。因此,有关部门要求在瓶身上印制这些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商品。此外,还可包含酿造年份、保质期、生产商名称等信息,使得消费者能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葡萄酒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