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日子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占有重要地位。端午也被称作端五,因为它与“初”同义,故又称之为初五;而“端”与“午”相通,因此五月便是该节日的所在地支顺序推算出的午月。此外,由于午时属于阳辰,所以端五又被称为端阳。五月的第五天,月和日都是以数字5来表示,因此也被称为重五或重午。
这个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习俗包括:将粽子挂在门上并搭配艾草或菖蒲,以驱邪避疫;系上长命绳;饮用含有雄黄的酒,或用其进行消毒;还有龙舟竞赛等活动。粽子,又名角黍或筒粽,是由棱角分明且内心裹满糯米制成,而筒粽则是使用竹筒盛放米饭后烹饪而成。在魏晋时期,吃粽子的习惯已经非常普遍。这道菜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重要节日期间都会出现。
吃粽子不仅是一种文化习俗,更是一种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的方式。当年的食物最初是一种供奉用的食品,现在人们仍然选择这个特殊时间享受这份美味。
那么,我们如何制作这款传统佳肴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秘密。
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粽叶
粽绳
粽子馅料:
糯米
五豆(花生、红豆、青豆、腰豆、蜜豆)
五花肉
步骤:
将新鲜竹叶洗净放入锅中煮几分钟,然后捞出并沥干水分,但不能过度吹干。
糯米需淘洗干净,不需要浸泡。
五豆提前一个晚上浸泡至软。
五花肉切片,加以生抽、五香粉、盐及淀粉调匀腌制半小时。
将糯米倒入装有淘洗好的糯米盆里,与五豆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精盐搅拌均匀。
包裹过程可以参考图片(取两片竹叶对折形成封闭漏斗形状,将其中一层糯米和少量的五豆一起放入,一块腌好的肉片再加入最后的一层糯米,则可收口并包成三角形状,最终用棕色绳带紧固)。
用压力锅加水,使得水位高出未包好的粽子的高度,当锅开盖后将其下沉到汤底再盖回锅盖,用小火慢炖2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要注意定时打开保鲜膜释压,将煮熟但未翻转过的粽子翻转一次再继续煮20分钟直至变软即可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