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文化的海外征程:探索红酒与游戏之道
在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2024年上半年的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销收入达到了85.54亿美元,同比增长4.24%。此外,手游大盘下载量也呈现回升趋势,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游产品生产国。此外,主机游戏市场实销收入达到7.97亿美元,同比增长6.6%。
在ChinaJoy期间,“出海”成为了众多玩家和行业人士讨论的话题,无论是轻度、中重度的手游厂商还是主机、PC 游戏开发团队,都在谈论如何将自己的作品带入国际市场。在这次活动中,一种新的策略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利用中国文化来打造差异性。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用中国文化来出海”的概念?这个问题引起了前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雇员及11 Bit Studios亚太地区市场营销负责人的 Damian Jaskowski 的关注。他认为,在发布任何产品到海外时,最关键的是要抓住“锚点”。所谓“锚点”,就是能迅速引起不同地区玩家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元素,这可能是一个名词、一个角色或者一段传说。
例如,《黑神话:悟空》就抓住了“西游记”这一锚点。尽管孙悟空作为一个角色,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西游记》这个背景故事对于欧洲或北美玩家来说更加熟悉。这一点对《黑神话:悟空》的推广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它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需要克服。
而另一款成功运用的例子是《奇唤士》,这是一款由波兰公司开发的角色扮演游戏,它使用了波兰历史作为背景,并以拉斯普京作为文化锚点。结果,这款游戏在Steam国区商店评论区中的讨论中心都是围绕拉斯普京展开,这极大地促进了二次传播。
当然,不是所有知名角色都适合成为锚点。一款国内厂商开发的手游曾因设计了一名翼骑兵装扮的美少女角色的原因,在欧洲遭遇争议。这说明,即便是在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情况下,也不能忽视角色的形象是否符合当地习惯和预期。如果想要避免类似问题,可以寻找那些既熟悉又没有固有影响的元素来作为锚点,比如像《西游记》那样熟知但不被歪曲的人物形象。
总结来说,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必须找到连接两者之间的一个节点——那个能够迅速吸引不同区域玩家的元素。首先,我们需要把本地化和核心价值观再次分辨清楚。在本地化过程中解决语言和表面的文化差异,但更重要的是融入核心价值观,以营造独特性并吸引新用户。而且,不应忘记即使是最受欢迎的人物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则很难让它们真正触动到人们的心弦。但如果我们能找到正确的方式,将这种共鸣转换成一种新鲜感,那么我们的产品就有可能赢得更多国际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