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有一种神秘感,一个千方百计地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而另一个直接了当地把生日贴在了胸前。有些人喜欢女人猜不透年龄的神秘感,而有些人习惯于开门见山的葡萄酒,年份就印在那里,不曾有半点隐瞒。“酒标上的年份重要吗?”这是我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一瓶酒的好坏,可能与其酒标上的年份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也有可能这个四位数的号码对葡萄酒毫无影响。所以,葡萄酒酒标上的年份,真的重要吗?
除天朝出品的永远卖不完外,通常来说,葡萄酒前标上的年份指的是葡萄采摘酿造的年份,它侧面地纪录了该瓶葡萄wine所在产区当年的微气候、酿造工艺等等问题。例如,当年的春季是否出现了霜冻,夏季是晴热少雨还是阴雨连绵,这些都能影响到最后产品质量上。这就如同一名艺术家,他用笔触描绘出一幅画,每一次笔触都记录下了一段历史。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或许并不完全理解这些背后的信息,但他们却依然会被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事物吸引。在购买时,他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大概估算适饮期,比如如果你买了一瓶2005年的法国南部地区餐饮用的红色水果味型,那么你应该警惕这瓶水果味型早已衰败。
然而,对于新世界产区来说,由于较短的地理历史和更为科学化的人类干预,其受到天气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上述讨论中的“重要性”就会显得更加有限。但即便如此,对传统产区而言,如波尔多这样的地区,即使遭受极端天气条件仍旧能够每隔几十年产生高品质佳酿,这也是它魅力所在。而新兴产区由于种植环境优越和现代化生产方式,使得几乎每一年都能推出品质不错之作,所以对于它们而言,“重要性”自然也会不同。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即便是最好的世纪佳酿,如果没有正确存储或者过度陈化,也将成为烂掉的一样东西。而恰恰是这种挑战,让我们不断追求那一步步去发现隐藏在时间表面下的故事,从中找到真正价值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了解更多关于那个特定时间点的情况,或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尝试去欣赏那款已经陈熟多年的佳酿,都是一次心灵和情感上的旅行,是寻找并享受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独特风景线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