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进口食品中包括葡萄酒,都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注中文?最近,《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广州市民买进口虾包装无中文获10倍赔偿》的文章,这篇报道对提高消费者知识水平和维权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该文详述了谭先生因购买没有中文标签的“阿根廷红虾”而向华润万家超市提起诉讼的情况。最终,法庭判决支持谭先生,他获得了1,272元退款并且额外获得12,720元赔偿。这一案件强调了《食品安全法》关于预包装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的规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规定。根据《食品安全法》,所有进口预包装食品都需要配备中文说明书和标签。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将被视为不符合安全标准,不得进入中国市场。这同样适用于葡萄酒。许多自称是“进口葡萄酒”的商品实际上却缺乏中文说明,可能是假冒产品或非法渠道引入。此类葡萄酒应当引起消费者的警觉。
一般情况下,一瓶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应同时具备两种标识:正面(原产国官方语言或国际通用语言)和背面(在中国市场流通前添加的中文)。如果原品有英文背标,可以保留,但也需附加中文版。如果未能满足这两个要求,那么这样的产品可能存在问题。
其次,让我们谈谈为什么这些信息如此重要。在一个众多酿造方式、价格、风格等差异巨大的全球性葡萄酒世界中,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理解这些复杂信息确实是一个挑战。而只有提供英文说明的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更是难以处理此类情况。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他们购买的商品,并保障他们获取信息权益,携带正确汉语背面的商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条件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海关对这种汉语背面的具体要求。它们通常包含净含量、 酒精度、成分列表以及灌注日期及批号等基本信息。此外,还会出现酿造商名、年份、生产日期或者保存建议等细节内容,以供参考和选择时使用。
因此,当您下次购物时,请密切注意那些携带汉语背面的葡萄酒,并尽量了解相关背景信息,以便于选择真正满意自己的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