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游戏文化的出海之路上,抓住锚点至关重要。这些锚点可能是某个名词、角色、传说或者印象,它们能迅速引起海外玩家的关注与好奇。例如,《黑神话:悟空》就抓住了“西游记”的文化锚点,这一选择对其国际化有利,因为《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在海外广为人知。
另一款游戏《奇唤士》,尽管最初计划是一款架空世界观的角色扮演游戏,但最终决定使用波兰历史中的拉斯普京作为背景故事。这一点成功吸引了Steam国区评论者的讨论,并有助于游戏的二次传播。
然而,不是所有知名角色都适合成为锚点。《英雄无敌 5》在欧洲因“黑龙翅膀尺寸”问题引起争议,而一款国内厂商开发的手游也因为设计了一名翼骑兵装扮的美少女角色的不当选择而遭遇问题。在波兰等地,翼骑兵是一种流行但严肃的文化要素,与“美少女”形象产生冲突,因此未能吸引目标市场玩家。
因此,要想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噱头,就需要注意这些元素是否已经在海外形成了固有印象。如果要抛弃这些重束缚,那么需要更谨慎地寻找海外玩家熟悉且没有形成根深蒂固影响的文化元素来作为锚点。
2021年以来,一些中国手游以春秋战国背景发行到欧洲,但以孔子为噱头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对他缺乏兴趣,而且会将其与“无聊”和“过气”等词语联系起来。
本地化解决的是语言和表面的文化、审美问题,但更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入到游戏中,营造差异性,以此吸引玩家。此外,还有一些聪明的厂商利用同地区节日与中式文化之间共同点作为简单明快的噱头,比如古风宫廷手游《Fate of the Empress》结合圣诞节元素营造氛围,让北美玩家也能识别其中浪漫元素,从而快速理解更多陌生的中国文化背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