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葡萄酒梦想:一杯红酒,心情说说
在这片繁华的天猫商城中,一位刘嘉玲带来了她的葡萄酒世界。然而,这次尝试似乎触动了业内人士的心弦,让他们不禁吐槽起来。他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个圈子真的这么难做吗?你真的懂得卖什么样的葡萄酒?有钱了不起,但能撑多久?
其实,明星卖酒并非新鲜事物。在国外,如好莱坞大导演科波拉、皮特和朱莉夫妇、约翰尼德普等,都曾涉足这一领域。二战后,加州葡萄酒市场迅速崛起,而明星们对其发展贡献巨大。
进口葡萄酒行业虽小众,但一直是精英市场,消费群体狭窄,使商家拼命保护客户资源,生怕失去它们。这导致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经营者谨慎守护自己的份额,不敢投入市场开拓。
在这种环境下,明星高调进入,也许让一些从业者感到威胁。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停留在两端粗中间细的状态——高端、高价畅销与超低价好卖。但消费群体扩张不显著,每个人都争夺有限客源,而潜在客户却被忽视。
那么,该为刘嘉玲这样的明星鼓掌呢?每家企业进入时看中的就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前景,但发现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后就变得保守起来。而且,即使代言费百万也要卖多少才能回本?
但实际上,如果成功推广更多人喝葡萄酒,那么对于行业来说,就是解决老大难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是竞争激烈,而是观念太狭隘,这行远不是红海,有无限广阔未被挖掘的市场。
然而,我们这个行业缺少精英。不仅我自己,就是身边朋友、同学遍布各行各业,没有优势或能力,更谈不到勤奋。我常听同行感慨,对于资金沉淀有限的情况,他们无法吸引人才关注。个别“冤大头”赚暴利给行业造成影响,而真正有才华的人短期参与后又离开。
一个行业和公司的发展靠的是创意、信念和执行力,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才能开拓前程。不应充斥成熟论调,在自己想象里歌舞升平,对外界耳目置之不理,或设置障碍。只有敞开怀抱拥抱世界才能免于淘汰。一杯红酒,可以让心情得到释放,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生活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当我们看到刘嘉玲这样的一举一动,就仿佛看到了那一杯温馨而又神秘的红色液体,它承载着她对生活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一切愿望。那是一种简单而深刻的心情,说尽千言万语,却又只能用一句:“谁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