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一观点体现了古人对美食的重视。而在现代,火锅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美食活动,其历史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悠久。事实上,火锅这个名词是近代人的创造,但它的雏形早已存在于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那时称之为“温鼎”或“古董羹”。
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有火锅功能的“陶鼎”。1989年,在南京高淳县固城镇朝墩头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大约四千年的“四足双层陶鼎”,其结构显示了烹煮和分层的特点。
到了商周时期,这种边吃边烹的特质方鼎已经开始演变,上层放置烹煮食物不变,但下层防止炭火燃料的一层两侧出现了火门,用来专门更换炭火。而方鼎周围还有一些小孔用来透气,此时,火锅的雏形已然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火锅开始小型化之后,走入寻常百姓之家。边吃边烹的时候蘸点盐、胡椒等调味品习俗形成。此刻,从一些青铜文物中看,火锅在商周时期已经比较普遍。而最早可以考证的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并非是一种美食活动,而是一种祭祀中的饮食方式。
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魏晋时期,因盛行而钻研各种汤底,如麻辣、鸡汤等;同时也调整器具,以满足需求。在唐朝被称作暖锅,并且吃法与现在相似。在宋元期间,由于肉切得薄,使得控制好熟度变得容易,也产生了涮(快速浸泡)这一吃法。
明清各地形成不同风格,如四川重庆麻辣香锅、老北京涮肉等。统治者为了奢华享受,也发明精美器具。此外,还有史上许多名人举办过奢华到极致的大宴会,比如乾隆皇帝那次著名的“千叟宴”,规模宏大、盛宴持续数月。
最后,还有慈禧太后,她冬季必备菊花 火锅,不仅如此,她还独创一种特殊菊花 火 锅,将金菊花瓣加入其中,让其带有清香和花香。这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元素后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证明无论是简单还是奢华,无论大小餐桌上的菜肴,一盘热腾腾的 火 饭总能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