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茶叶可分为不同类别。众多分类方法中,由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从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系统性而提出的六大茶类的划分,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绿茶因其清汤绿叶的外观特征而得名。绿茶的绿,是与其他茶类相比较而言的,其实多数绿茶的干茶颜色并不绿,往往呈墨绿色、灰色甚至乌黑色。绿茶的绿,主要体现在冲泡后的叶底颜色。绿又有不同程度的绿,有浅绿、嫩绿、黄绿、深绿、暗绿等。
绿茶是我国产量和花色品种最多的一类茶,全国20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中国绿茶种类居世界之冠,出口量也是世界第一,每年达数十万吨之多,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摊放、杀青、揉捻、干燥4个阶段。以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为“蒸青绿茶”,炒干的绿茶称为“炒青绿茶”,烘干的绿茶称为“烘青绿茶”,晒干的绿茶称为“晒青绿茶”。炒青绿茶又可以根据形状的不同主要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 3 类。因此,中国绿茶可区分为如下4大类。
红茶因其红汤红叶的外观特征而得名。红茶的红,是就总体上而言的,其实红茶的干茶颜色并不红,还往往呈相对比较乌黑的颜色。红茶给人的第一观感是干茶的颜色,所以外国人看到红茶乌黑的干茶外形,想当然地将红茶翻译成了black tea。红茶的红色,主要体现在冲泡后的叶底和茶汤上。
茶的鲜叶是绿色的,那它又是如何变成红茶的红色的呢?其主要原因是红茶加工中的“发酵”工艺,此“发酵”不是微生物发酵,而是茶多酚类物质的生物氧化,其氧化产物主要是茶红素,也有少量茶黄素和茶褐素。茶红素是红色的,使茶汤呈现红色为主的色调。
中国红茶基本分为小种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3类。小种红茶是出现最早的红茶,产自武夷山桐木关,因其品种和采摘嫩度的原因,干茶外形上较为细紧因而得名。当传统红茶的加工制作传至安徽祁门后在当地得以完善,加以精制的工艺,使得红茶的制作耗工费时,需要有经验的师傅精工细作,工夫红茶的名称正是对这种状况的反映。后来在实践中发现,原料越细碎,对发酵过程越有利,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揉切,而“红碎茶”这个名称,主要是对其碎茶特征的反映。
此外,还可以将红茶分为大叶种红茶和中小叶种红茶。前者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粤、桂、琼等省(区),后者主要分布在湘、鄂、赣、皖、浙、苏等省。世界茶叶总贸易量中,红茶约占 90%。中国出口的大叶种红茶如“滇红”“英红”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中小叶种的红茶中,也有一些传统品种独具品质特色,深受部分消费者欢迎。例如祁门红茶,其条索紧结有锋苗,滋味醇厚甜润,具有独特的芬芳香味(俗称“祁门香”)。
大红袍是什么茶?可能有些人会望文生义,认为它是红茶,其实不然,大红袍是产于福建省北部的一种乌龙茶。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不发酵的绿茶与全发酵的红茶之间。它外形色泽青褐,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片边缘呈红色,所以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乌龙茶主产区为福建、广东、3省,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乌龙等4大类,各类按照典型产地或茶树品种可再进一步细分。乌龙茶的品质与其茶树品种和产地有密切关系,各种乌龙茶商品名往往以茶树品种来命名,这在其他茶类中并不多见。
白茶,因其干茶外观灰白或披满白毫,其茶汤相对清淡,故而得名白茶。白茶性清凉,退热降火,尤以银针最为珍贵。
以鲜叶原料由芽或叶组成的不同,分为白芽茶、白叶茶两大类。白茶为中国所特有,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地。
黄茶的,与其加工过程中的闷黄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工艺能减轻苦涩味,使滋味醇和。黄茶也是我国的特产茶,主要产于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黄茶具有三黄之说,即:色黄、汤黄、叶黄,再加上其香味清悦、滋味醇和,构成了黄茶共同的品质特征。按原料芽叶的大小和嫩度,主要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等。
黑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中的一种,因其干茶颜色偏暗甚至乌褐而得名,因在英文中红茶已占据“black tea”一词,且已经享誉全球,因此为了便于区分,黑茶的英文名取为“dark tea”。
黑茶也是中国特产,其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产销量大,品种花色繁多,以边销为主,部分销往内地,也有少量侨销。在国内黑茶主要销往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
黑茶按产区可分为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