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进口葡萄酒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有中文,否则可能涉及法律问题。近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名广州市民因购买无中文标签的进口虾成功获得10倍赔偿,这起事件对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产生了影响。
根据《食品安全法》,进口预包装食品必须配备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如果没有这些标签,那么该食品即被视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销售。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进口葡萄酒。在市面上,有些打着“进口葡萄酒”旗号的产品却缺乏中文标签,这些可能是假冒产品或者非法进入中国市场的。
通常情况下,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会有两种标签:正面和背面。正面的文字可以是原产国官方语言或国际通用语言,而背面的则要求在中国市场流通前贴上中文。虽然有些葡萄酒本身就有外文背标,但仍需附加中文备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中文背标至关重要,因为全球葡萄酒种类繁多,而且各地法律法规差异巨大。没有正确信息,不仅难以选择合适的品种,更无法辨别其真伪。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确保他们能够知情选择,海关对进口葡萄酒中英文背上的内容有一定规定,其中包括净含量、酒精度、原料、灌装时间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可包含酿造细节,如品种、采摘年份以及生产商名称等,以供参考。
因此,当购买进口葡萄酒时,应当仔细检查并理解这些信息,以便做出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