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扬的琴音中,汉武帝提倡葡萄与葡萄酒的盛举,如今回响在千年之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对葡萄酒赞不绝口,他所欣赏的是那甘而不甜、酸而不醇、冷而不寒的完美风味,以及它能带来的愉悦与清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片繁荣景象。在这期间,不仅官府大宴盛行葡萄酒,更有文人墨客常聚于少数民族经营的小店,以此为谈资和乐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篇章,那里的太宗李世民对葡萄酒情有独钟。他亲自督造了高昌得来的马奶葡萄酒,使得这一饮品在朝廷祭祀和宴席上一度红极一时。这种影响也延伸到了民间,长安西市和城东曲江,便成为了品尝新兴之物的地方,而那些经营者则以其特色的酒店迎接着文人的光临。
到了元朝,由于统治者的欧洲之旅,他们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于葡萄酒更是如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记述,在中国,“太原有许多好葡萄园,酿造很好的葡萄酒”。至今,在太原清徐仁寿村,还保留着古老的树木,它们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
尽管如此,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状态下,由于闭关自守和自然经济的限制,使得我们的生产始终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艺中。而生活水平较低以及粮食生产被视作首要任务,也推动了以粮食为原料制作烈性白酒或黄酒成为主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然而,我们国家明清等朝代经济文化向东移,同时西部地区发展滞后,也是阻碍我们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此外,当地气候条件对于欧洲抗病性的弱点并不友好,加上雨热同季使得东部地区难以培育优质的欧式葡萄,是我国东部区域无法完全掌握这类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