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红酒网

建水紫陶的窑变与审美

0

精美典雅的建水紫陶,神奇独特的偶然窑变。一件好的窑变精品,其品相叫人浮想联翩,欲罢不能,若即若离,魂牵梦绕,以惊叹它的稀奇,惊叹它的色彩,惊叹它的千变万化,惊叹它的烧制工艺。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是中国名陶之乡,是中国的紫陶基地,以其独特的泥料,纯手工制作,名家书画装饰,阴刻阳填,窑变烧制,无釉磨光等独特工艺在中国陶界嘎嘎独叫。建水紫陶独特原始的工艺在中国陶中是没有的,陶舍去繁杂取其便利,只有建水紫陶还恪守着原始的工艺,传统的经典,慢慢耕耘,借古开今,创造承续着传统中的经典。在建水紫陶所有独特的工艺中,窑变烧制过程是最具神秘性的,最具偶然性的,最具水平的,最具魅力的。是决定每一件紫陶作品是否成功,是否精美,是否高价,是否完美的独特工艺,烧窑是建水紫陶中决定作品成败,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制作工艺。窑变是烧出来的,是怎么烧出来的,这就是大学问,大问题了,我事陶近20年,自贝山陶庄建厂以来四年中,每一窑都是我亲自烧成,在近千窑的烧制过程中,掌握了一些粗浅的烧窑规律和窑变烧制的特殊技法,下面我就简略的试论一下。
建水紫陶的烧制方法分三种:一、氧化烧法,二、还原烧法,三、窑变烧法,传统烧法里边从不提窑变烧法,只是我把它提出来,可能很多人会有异议,但是我还是单独把它提出来,因为经过我千锤百炼的练习,神奇的可遇不可求的窑变已不再是神话,而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烧成的可行性工艺。神奇的窑变在历史上是可遇不可求,是偶然天得,是价值连城的,在历史的紫陶烧制工艺上是偶然一见的。传统的龙窑(土窑)从几米到上百米长,建在缓坡上,火口在低处、窑身两侧从窑头到窑尾都有对应的火口,每座窑火口距离根据窑的长短、大小设定,窑尾有一烟囱……烧窑时从火口(龙头)点火,温度升到自己想要的温度后逐个火口加燃料一直烧到窑尾。龙窑烧制时火走的距离是很长的。龙窑的火温全靠窑工长期经验判定,温度高到1200℃左右。紫陶半成品在窑里都是用土陶土坯器形罩着,烈火从窑头运动着到窑尾,温度有时高有时低,柴火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流程中,紫陶窑变作品就偶然产生了,好的窑变作品有时一百件作品中有几件,有时一件也没有,传统龙窑的窑变是由天和命而定的。现代梭式窑(气窑)和龙窑有很大的不同,烧制原理一样,燃料和结构大不一样,燃料是液化气,火的流程是从火口出来到窑顶再折回来到底部,由烟囱口排出,倒焰原理,火的历程是火从火口出来往高处燃烧后折下来又从后边的火口排出去,这个流程从距离上比龙窑短得多,建水地区采用的大多是现代气窑,是高科技,有温度显示,有观火孔,有火力风门,有燃料匣门,有排火口匣板,可观性、安全性、可控制性比龙窑方便得多,用窑变烧法窑变作品产生的机率就愈高。
氧化烧法在这里不讲,还原烧法在这里也不讲,我就说说窑变烧法。窑变烧法我提出来会有很多人异议,批判,因为很多人掌握不了这种烧法而排斥它,窑变烧法是一种既传统又新鲜的烧制方法,在探索、在试验、在完善,所以有很多问题存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窑变浇法分高温窑变和低温窑变,低温窑变肯定是不可行的,烧出来的产品颜色不正,发白,磨不亮,强吸水,易崩裂。只有高温窑变的作品色彩周正,过渡自然,色正,不发白,磨得亮,不崩裂。
窑变烧制的原理是氧化和还原巧妙结合的产物,但怎么结合,怎样结合才恰到好处,窑变是火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要让火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窑气分,产生碳分子,改变火的正常轨迹,改变火的运动轨迹,注意所有可以观察的地方,一定要高温窑变,这样窑变作品就可能产生。产生多少数量,产生怎样的窑变效果,同样只有天知道。
窑变作品的具体特征,不管白泥红泥,色正、色老、强金属声,大块颜色过渡自然,有明显的中间过渡色,甚至有五六个色彩变化,红泥窑变作品从浓黑——淡黑——橙黄——老黄——中国红——紫红等系列变化。白泥窑变作品从深灰——浅灰——淡灰绿——雾状黄——象牙黄…
建水紫陶窑变烧法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不相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件作品,真正是一窑一天地,一瓶一乾坤。
窑变烧法的精彩效果跟窑师当天的天气、心情、经验、胆略、心态、学识等有很大的关系,精、气、神、好,心态健康,经验丰富,胆魄过人,则窑变的机率就越高,窑变的效果就愈精彩,反之则不出窑变,则死,则费。所有的窑变烧法都属于还原烧法,还原烧法效果有纯黑(黑陶),黑红相间(花陶),磨后不花的纯黑是建陶里最难烧的效果,大都偏兰、偏灰、偏绿、漏红底。花陶是建水陶里数量最大、最多的,花陶的烧法最安全、最把稳、最容易的烧制方法,作品的价值也不高。窑变浇法是介乎氧化和还原之间的一种烧法,是既还原又氧化的一种烧制方法,我称之为半还原烧法,效果是大块黑、大块红,中间有明显的渐变过渡色,效果稀奇精彩。
窑变的效果有砖红——浅灰——浅黑——深墨的效果,有紫红——砖红——淡灰——淡黑——深黑等效果。有:紫红——淡黑——深黑——麻班的效果。这种效果第一种嫩,第二种好,第三种老,三种窑变效果各有审美,最好的是第二种,就是我说的最适中的窑变效果,就是我们费尽心力在实验的窑变浇法。
建水紫陶难于完美,十全十美的建水陶是没有的,独特的窑变效果也是如此,要产生一件完美的紫陶作品比登天还难。所以建水陶还有一美,叫缺陷美,有了这难于成就的天然缺陷美,建水陶可能就十全十美了。希望人们能接受并欣赏这一美。
建水紫陶的窑变是众说纷纭的,有认同的,有欣赏的,有打击的,有否定的,我认为学问自有深浅,人格自有高低,经济各有宽松,变窑紫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窑变烧制的难度,窑变烧法是窑师最难把握的一种烧法,烧制过程中让人心惊肉跳,手忙脚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淡定,适时而止,否则一腔心血付之东流,只有望陶兴叹了。
所有的陶瓷,所有的要经过火的洗礼的艺术品,工艺品等等,都是火中取宝,没有经过火的洗礼,所有的工艺和工序都还不能划上句号。在建水紫陶中更是如此,所以建水紫陶制作工艺过程中那道工艺最重要,我说:当然是烧窑。烧前一切工艺都臻于完美。只要一烧废,即成瓦砾,一文不值了。所以烧窑是决定每一件紫陶作品成功与否,价值高低的最重要的制作工艺。而不是装饰、拉坯等工艺,更可想窑变烧法的重要性了。虽然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环环相扣,但是烧窑是最重要的,窑变作品是最稀奇的。建水紫陶的窑变与审美,工艺太复杂,审美太内涵深奥,我探索不够,只作肤浅的论说,望大家海涵。


点这里“阅读原文”,欣赏更多建水紫陶精选作品
▼▼▼

标签: 1984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打开我的历史记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