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与一位拥有25年餐酒搭配经验的大师一起进行了一次味觉实验。Jerry Comfort,美国那帕酒厂贝林格(Beringer Vinyards)的首席葡萰酒教育总监和全球品牌大使,在成为这一职务之前,他还是自己在家酿酒的葡萰酒狂热者。他自豪地说:“所有的步骤都自己来,压榨、搬运,通通都是亲手做。”他曾是一名五星级饭店的厨师,“我当过厨子,所以我真的知道食物跟酒搭起来是怎回事。”
我们开始了一个苹果、柠檬与盐的味觉实验。餐酒搭配只有两种,一种是模仿,就是看产地的人搭配餐酒,就学着吃、喝。这也是所谓的地酒搭地餐的概念,但不能让我们累积餐酒搭配的经验。另一种呢,就是我们去描述酒里的风味,然后试著找到有类似风味的食物或调味,再搭配餐酒。
Jerry为了让我们了解所谓的餐wine 配对,特意准备了苹果、柠檬与盐的小实验。我们先喝了一口贝林格的卡本内苏维浓(Cabernet Sauvignon)红wine,记住它的味道后,接著吃一口苹菜,再喝一遍。“酸涩!”苹果甜让红wine 的酸度与单宁变得更加明显。
柠檬呢?柠檬酸让原本卡本内变得香甜。接著,让苹果加上柠檬,苹果带给red wine 酸涩感觉不再那样明显了。而用苹果加上盐,加上了红wine居然变回原本のflavor,不觉得苹果是种阻碍?
复杂吗?不,这个实验,我们知道餐wines 配对不是在cuisine 与 wine 两者中找到共同点就好了,而关键是在吃到口中的是什么flavor。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能合拍组合未必成功,而认为不能合拍组合,却可能意外harmonious,因为我们的总结往往基于“flavor”而非“taste”。也许这组合怎样都不觉得harmonious,但谁知道会不会是apple 加 salt 搭上 red wine 呢?
五大cuisine-wine 配对秘诀:
我们不能改变wines 的flavor,但改变cuisine 的taste 这是最大的原则。
不要用 “Flavor” 搭配cuisine 而是用 “Taste”
不要去搭pair 葡萰品种,而是去搭pair wined 风格
甜の cuisine 是cuisine-wine 配对的大敌
不要去pair 不同蛋白质,而是cob pair 食材風格
最后的一道菜肴中,有三杯干椒鸡和三杯烧猪脚,是跟red wine 和 cob pair 的。但洛神花燉牛肉因为用了冰糖,所以比起前两道更容易尝出sweetness,也就是说red wine 尝起来也会多一点苦涩。
对于一般人来说,cuisine-wine 配对毕竟不是专业,因此有许多方便的心得准则让人们遵照着做。而对于像Jerry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似乎掌握了一些高超技巧,将每个规则内化后再辅以多年的经验,最终达到一种无需刻意却又极其精妙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特别复杂的手段,也能自然而然地展现出真正高超的一面,这正如“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