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时轰动创业界,离去时悄无声息——2012年7月开业的四川首家创业咖啡厅——翼起来·创业咖啡馆,经营不到两年,悄然退场了。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创业者的交流平台,本土创业咖啡经营者需要有资源整合能力;必须找到适合的经营模式,需要办出特色,需要符合本地创业、投资者的需求。 “翼起来”苦涩退场伤在资源整合能力匮乏 6月12日,记者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园看到,装饰一新的爱糖咖啡馆已将翼起来·创业咖啡馆取代,虽然还继续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办公平台,但已不再刻意烘托“创业”属性。“翼起来·创业咖啡馆面世时,正是国内创业主题咖啡火热的时段。”川内知名网上创业社区IT茶馆创始人王佳伦清楚地记得当时创业主题咖啡的火爆。伴随着彼时移动互联网热潮,包括北京车库咖啡、3W咖啡、杭州贝塔咖啡走红全国。 作为IT第四城,2012年成都出现了翼起来·创业咖啡馆、灵感咖啡、目咖啡、八号平台等创业咖啡厅,多集中在成都天府软件园一带;在绵阳也有1716创业咖啡,为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及投资人提供交流平台以及临时办公场地。“‘翼起来’离场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一位曾经参与“翼起来”运营的人认为是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每月房租、人工等成本支出可能在10万元以上,靠每天百杯左右的量为咖啡定价,低廉的价格让成本都赚不回来。 钱只是一方面,对投资者资源和创业者资源整合能力的匮乏,则被业界看成是这家咖啡厅的致命伤。“大老远的跑过去,绝不是为了喝咖啡。”成都沃瑞特医疗设备公司董事长周强在创业初期,也曾经到过翼起来·创业咖啡馆,“我们想找到资金,但去了几次之后感觉有些失望,就不太愿意去了。”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车库咖啡、3W咖啡等,出资人知名度高,整合资源能力强。比如3W咖啡,其出资人有腾讯曾李青、红杉资本沈南鹏及百度、新浪、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高管,能网罗创投圈和互联网界的资源。而这些正是包括翼起来·创业咖啡馆在内的本土创业咖啡厅所缺乏的。再加上有的出资方因战略调整,不愿再参与咖啡馆经营了。 “我们没将创业二字放到店名中,但依然会是一家创业主题咖啡厅。”爱糖咖啡经理童婧表示,目前正在招募创业团队。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店内最显眼的是大幅世界杯活动广告,办公区内的投影仪已经调试好了播放世界杯比赛。 政府支持加专业运作可以化解经营压力 翼起来·创业咖啡馆遇到的问题,好些创业咖啡厅也遇到了。“全国转型或倒闭的有四五家。”中国创业咖啡联盟发起人董建强向记者透露。他统计了近50家创业咖啡馆,盈利的不超过10%。在董建强看来,简单复制车库、3W,很可能失败,必须要结合本地创业人群、投资者的特点和需求来经营。 四川的创业咖啡如何“煮”得更有川味?各家创业咖啡都在探索。 同样在天府软件园内,灵感咖啡人气很旺。6月11日中午,记者看到,屋内近20张原木色的桌子旁坐满了人。与北京车库咖啡每个桌子上方垂下一条电源线这种浓厚的办公氛围不同,这里更为休闲,有围成一圈开会的创业团队,也有翻时尚杂志的上班族。“30%左右的顾客是创业者。”参与灵感咖啡运营的施书坚告诉记者。 最低5元一杯的咖啡显然难以弥补成本,不过灵感咖啡以政府支持加专业运作的模式来化解经营压力。场地由软件园提供,无房租成本,软件园还给予少量补贴,让经营方盈亏基本平衡。不赚钱但愿意做,经营方负责人表示,看重的是提高自身知名度等潜在收益。而专业化运作所营造的独特氛围,让灵感咖啡成为软件园内创业者和上班族的“第二办公室”,这也是软件园所乐见的。 领事馆路的8号平台虽然也被业界归为创业咖啡,但其更像一个政府打造的纯公益平台,至于咖啡,倒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政府为工作人员发工资,我们做大学生创业培训等,还为早期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所。”8号平台创始人陈煜告诉记者。“看重对项目的孵化,并未考虑短期收益。” 刚起步的目咖啡,则完全按市场化运作。“500平方米场地,一月租金就是5万左右。要生存下去,不但要经营咖啡,还要经营各种活动,聚拢各种资源才行。”成都千立网络刘彦丁是这家咖啡店的老板。“这里背靠天府新谷,有近万人的移动互联网从业人群。我们对移动互联网、手游、北斗导航等领域的创业热点保持高度敏感,并适时组织创业者、投资者进行对接。”活动推广单显示,6月20日,一场创业对话将在目咖啡举办,参与者需要缴纳报名费。 承接和组织各种活动,是目咖啡的重要收入来源。刘彦丁还将消费人群锁定在周围的住户上。“希望创业者在找地方交流时想到目咖啡,也希望周围住户能爱上我们咖啡的美味,扩大消费人群。” 商业模式决定创业咖啡成败 商业模式是决定创业咖啡成败的关键。我觉得并非都做成3W、车库才算成功,只要能服务好创业、创投人群,创业咖啡完全可以有多样化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