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起勃艮第的葡萄品种时,鲜少有人提及阿里高特(Aligote),似乎忘记了这个品种也曾和霞多丽(Chardonnay)一起种植在勃艮第风土最好的山丘上。
阿里高特在法国的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其中有1,800多公顷种植在勃艮第,是该产区种植面积排名第二的白葡萄品种,仅次于霞多丽。阿里高特由黑皮诺(Pinot Noir)和白高维斯(Gouais Blanc)杂交而成,虽与霞多丽同出一源,却和这个被勃艮第视若珍宝的白葡萄品种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从前,在科尔登-查理曼(Corton-Charlemagne)和蒙哈榭(Montrachet)等优质产区不乏阿里高特的身影,而且卓越风土孕育的阿里高特可与优质的霞多丽相提并论。19世纪后半叶,根瘤蚜虫(Phylloxera)灾害席卷勃艮第的葡萄园,给了阿里高特致命一击。
根瘤蚜虫灾害之后,许多酒农们在重新种植葡萄藤时纷纷摒弃了阿里高特,并以更易打理的霞多丽取而代之。即便最后没被完全拔除,阿里高特也几乎与风土宝地无缘,基本上只能种植在土壤更加肥沃的平坦地区,其名声和地位也开始下滑。
1937年,勃艮第阿里高特(Bourgogne Aligote)产区正式确立,阿里高特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但却基本只用于酿造大区级的葡萄酒。所幸,这个曾在勃艮第辉煌过的品种多少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它并没有被完全遗忘。
20世纪70年代,罗曼尼·康帝酒庄(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的联合庄主奥贝尔·德维兰(Aubert de Villaine)和妻子帕梅拉(Pamela)来到了夏隆内丘(Cote Chalonnaise)的布哲宏村(Bouzeron),决定在此将阿里高特发扬光大。在夫妻俩长达20余年的努力下,布哲宏村终于在1997年获得AOC认证,成为勃艮第唯一一个将阿里高特作为仅有法定品种的村庄级产区。在这里,阿里高特极受重视,被种植在风土更为优越的山坡上。
德维兰先生的外甥、维兰酒庄(Domaine de Villaine)的酿酒师皮埃尔·波诺瓦(Pierre de Benoist)对于阿里高特也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在他看来,浪漫于酿酒而言已不复存在,但种植阿里高特却是一件充满和浪漫的事情。另外,彭寿酒庄(Domaine Ponsot)在自己的独占园(Monopole)——路易桑山园(Clos des Monts Luisants)保留了拥有百余年树龄的阿里高特老藤,并用其结出的果实酿造出一款莫雷-圣丹尼一级园(Morey-Saint-Denis 1er Cru)佳酿。
在过去五年里,勃艮第阿里高特因其活力十足、清新爽口的特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多葡萄酒爱好者的赏识,其名气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渐渐地,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曾被遗忘的品种,发掘它身上被掩藏的独特魅力。
经典的勃艮第阿里高特葡萄酒呈淡,并透着金色的光泽。开瓶后,酒液散发出白肉水果、白色花朵、桃子、柠檬、椴树、金合欢、榛子、青苹果甚至是柑橘类水果的香气,口感清新,带有一丝咸鲜风味,酸度美妙,余味悠长。
在配餐方面,阿里高特是不错的餐前开胃酒之选,也能作为河边野餐、炉边聚餐时的配酒。阿里高特葡萄酒与新鲜鲈鱼、贝类和牡蛎等海鲜搭配时,能突显食材的精致风味,而这些海鲜也能够很好地提升酒液的咸鲜风味,两者相辅相成。当然,家禽肉、烤猪肉和奶酪等食材与阿里高特搭配在一起也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