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葡萄品种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对组合,它们名字相似,常常种植在同一个产区,常常一同出现在葡萄酒中,形影不离,但有时又会各自“单飞”。它们就是玛珊(Marsanne)与瑚珊(Roussanne)。
玛珊很有可能来自北罗纳河谷(Northern Rhone Valley),也极有可能因当地一个叫做“Marsanne”的小镇而得名。这是一个发芽较晚的白葡萄品种,长势强,产量高。较晚发芽有助于帮助它避开春季霜冻的危害;较强的长势和高产的特点则意味着如果要生产高质量葡萄酒,需要进行短枝修剪,并减少果实的数量以降低产量。由于低肥力的土壤有助于控制产量,因此它在多石和贫瘠的土壤上表现得最好,而北罗纳河谷的陡峭山坡正符合这一要求。用玛珊酿出的酒有淡雅的金银花香气以及柠檬和杏的果香,有时还会有杏仁的气息,酒体饱满。
瑚珊的名字可能来自于其呈红褐色的果皮(在法语中红褐色为“roux”)。它和玛珊有些类似,发芽较晚,并且同样在贫瘠、排水性好的土壤上表现较好。不过,瑚珊抗风性较差,因此对于葡萄园位置的选择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在受密斯托拉风(Mistral)影响较大的罗纳河谷。此外由于容易落果,并且十分容易感染真菌疾病,瑚珊的产量并不稳定,种植成本也较高。总的来说,瑚珊比玛珊种植更困难,因此在罗纳河谷也不如后者更常见。
用瑚珊酿出的酒有梨和草本的香气,在颜色和结构上与玛珊葡萄酒相似,但更容易氧化,在陈年中也发展得更快。
DNA研究表明,玛珊和瑚珊之间很可能有亲缘关系,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常常被混淆,并且酿出的酒风格也相似。玛珊与瑚珊的混酿葡萄酒早在1781年就有所记载:“这种白葡萄酒使用瑚珊酿造,有的人会在里面加入另一种白葡萄——玛珊,使葡萄酒有一点甜味。”
如今,玛珊和瑚珊是北罗纳河谷埃米塔日(Hermitage)、圣约瑟夫(Saint-Joseph)、圣佩雷(Saint-Peray)和克罗兹-埃米塔日(Crozes Hermitage)等产区仅有的两个法定白葡萄品种,常被用于混酿。
除此之外,这两个品种各自也能与其他品种混酿:在北罗纳河谷,玛珊有时会和维欧尼(Viognier)混酿;瑚珊作为南罗纳河谷(Southern Rhone Valley)知名产区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的法定品种之一,也会和克莱雷(Clairette)与白歌海娜(Grenache Blanc)等品种进行混酿,甚至可以用于酿造红葡萄酒。
在混酿中添加了瑚珊的2013年博卡斯特尔酒庄教皇新堡红葡萄酒(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在罗纳河谷(Rhone Valley),玛珊和瑚珊也都可以用来酿造单一品种葡萄酒,只不过相对较为少见。比如位于埃米塔日的名庄莎普蒂尔酒庄(M. Chapoutier)就会酿造几款陈年潜力不俗的玛珊葡萄酒;另一座名庄博卡斯特尔酒庄(Chateau de Beaucastel)则出产一款100%瑚珊的白葡萄酒。
而在罗纳河谷之外,玛珊和瑚珊在法国的朗格多克-露喜龙(Languedoc-Roussillon)以及法国以外的意大利、美国加州(California)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