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介绍一下中国红酒供销网的内容。白酒是中国酒类的总称,也叫做烧酒、老白干和烧刀子等。白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上天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和猿猴造酒说。不管是哪种说法,白酒已经有约1000年的历史,并且至今仍然非常受欢迎。中国白酒主要以酯类为主体复合香味,使用曲类、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用淀粉质原料进行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来酿制各种白酒。
谈到白酒的产业链,上游是各种酿造原料,中游是白酒的制造,主要分为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其他香型白酒,下游是各种消费渠道直到最终消费者。来一张图片展示一下:
这张图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关于上游分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高粱这个重要的酿造原料。它是中国传统酿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山西及中国北部地区最常用的原料之一。我来说一下高粱这个旱地农作物,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不仅是高粱的生产大国,也是高粱消费和进口的大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的高粱生产不断调整,种植规模稳步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高粱产量为383.7万吨,销量为411.9万吨。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1年高粱产销分别可达到426.2万吨和465.3万吨。来一张图片帮助说明:
这个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再来看一下大米这个稻谷加工而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所需的营养元素。近几年,我国大米产量较为稳定。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2020年度我国的大米产量为1.47亿吨,同比略微增加。我来重新表述一下这段话。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米产量在2019/2020年度略有增长,但预计在2020/2021年度将有所下降,预计产量为1.49亿吨。这是根据USDA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接下来谈到了中游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严重,新一代年轻消费者饮酒量低于老一代,因此白酒的消费人群规模将逐渐萎缩。整个白酒行业也呈现出容量萎缩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1-2月全国白酒产量为122.8万千升,同比增长18.9%。来一张图片帮助说明:
这个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其中还提到了酱我来重新表述一下这段话。关于白酒,其中一种香型白酒是没有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它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过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由于消费升级趋势下酱香开始崛起,酱香白酒也形成了黄金时代,甚至有人认为酱香有可能取代浓香型白酒成为市场主流。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量约60万吨,同比增长约9%,占白酒行业总产能的8%左右。但酱香白酒的产量受到生产周期、出酒率和核心产区三重限制,高端酱酒的产能相对较少,优质酱酒将极为稀缺。来一张图片帮助说明:
这个数据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除此之外,白酒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非常激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达到了1796家,其中包括了各个规模等级的企业。我来重新表述一下这篇文章。目前,中国白酒市场上有1,176家酒企业,但这个数量已经连续两年呈现下降趋势。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近年来以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全国知名酒企业快速增长的绩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白酒市场日益明显的集中化趋势。下面来看一张图片:
这个数据是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另外,在竞争格局方面,在新冠疫情发生前,次高端以及以上酒企正享受着挤压式增长红利的好时机,高端酒赛道内的头部品牌已经相对集中。而疫情所带来的新变化是次高端内部企业的分化。据数据显示,按收入分占比最大的品牌是贵州茅台,其次是五粮液、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它们分别占据了26.3%、19.8%、15.6%和8.2%的市场份额。我来重新表述一下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关于中国酒类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两张图片:
这个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下面是另外一张图片:
这个数据的来源也是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在下游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性价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低价格、好品牌、好品质。对于大众酒来说,低价是其基本属性,因为大众酒作为自饮用酒和日常消费产品,大幅的提价会使其快速失去市场。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质量和品牌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众酒企在保持相对低价的前提下,提高品牌力和质量,这是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另外,说到消费者,我们可以看到,白酒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为社交而喝。喝酒可以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人际距离。因此,从喝酒的目的来看,白酒属于一种社交饮品。我认为,白酒消费中,真正因嗜好而自饮的情况并不是很多,相反,聚饮消费在白酒消费中占比高达80%。根据数据显示,白酒消费者以男性为主,年龄在35至45岁之间,从事管理工作或专业性工作,中高收入水平,60%的主流消费者每周饮用一次以上。下面这张图片显示了白酒消费结构:
这个数据的来源也是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随着消费升级和“少喝酒、喝好酒”的观念的普及,高端、次高端白酒受益于结构升级,其市场容量呈现扩张趋势。因此,高端白酒的壁垒也在逐步提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量价齐升逻辑被质疑的不太多。次高端白酒已经度过了全行业复苏的时代,随着品牌建设和全国化布局,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企业业绩也开始出现分化。下面这张图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上一篇上一篇:法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葡萄酒行业支持
下一篇下一篇:2016年新西兰葡萄产量较去年增长34%